马来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。广义上的马来语泛指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语言,狭义上的马来语指一种使用于马六甲海峡附近国家的语言。狭义上的马来语(马来西亚语:Bahasa Melayu)在语言分类上是属于南岛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。全世界使用马来西亚语的人口在700万到1800万人之间,主要被使用于马来西亚以及马来西亚周边的邻国,比如说泰国、新加坡、文莱以及印尼苏门达腊岛的部分地区等。在1945年以前,印尼苏门达腊以外的很多地方也是使用马来语。但是在印尼于该年从荷兰手中宣布独立以后,该国所使用的马来语则被称为印尼语(Bahasa Indonesia)。此外,马来语在东帝汶也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工作语言。
在马来西亚,大概有1300万人是以马来语为母语,约占全国人口的52%。此外,在马来西亚还有1000万人是以马来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。至于在其他国家,印尼的苏门达腊也有1000万的马来语使用人口,泰国有100万,新加坡则有40万人左右(Ethnologue: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5;博文翻译有限公司 nd)。
名称
根据马来西亚、印尼和文莱共同达成的默契,马来语是以廖内语(Bahasa Riau) --- 苏门达腊廖内省(Riau)的口音 --- 当作标准腔的。这是因为长久以来,现属印尼的廖内省一直被视为是马来语的诞生地。
在马来西亚,马来语被称之为「Bahasa Melayu (马来语言;Malay language)」或「Bahasa Malaysia (马来西亚语言;Malaysian language)」。「马来西亚语言」是马来西亚政府在1967年的「国语法案(National Language Act)」中被使用的语汇。一直到1990年以前,「马来西亚语言」是比较常被用来指涉马来语的一个名称。但是在1990年以后,不论是官方人士或者是学院里面的学者,却都逐渐倾向于用「马来语言」 --- 这是马来语版的「马来西亚联邦宪法」中所使用的语汇 --- 来指涉马来语。
印尼在宣布独立以后,也是使用某种形式的马来语当作其官方语言,但是却将其称之为「Bahasa Indonesia (印尼语言)」。至于在文莱和新加坡,他们所使用的马来语则是被简单称为「Malay (马来语)」或者是「Bahasa Melayu (马来语言)」。
基本上,所谓「马来语言」和「印尼语言」的区别,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,而不是基于语言学上的考虑。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,虽然有不少语汇不一定完全相同。但是,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马来方言彼此之间反而无法完全互相沟通。比如说,对很多马来人而言,他们就很难理解吉兰丹语(Kelantanese)的发音。此外,印尼爪哇的马来语(Javanese Malay),则是拥有很多特有的词汇,即使是熟悉马来语的马来人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。
|